大事记
1972年重建
- 1972年,为了解决本校教学和科研使用计算机的需求,北京大学决定在研制 150 百万次计算机的基础上,研制一台十几万次的计算机,定名为6912机(DJS-18),用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学校从数学系抽调教员重组北京大学计算中心,唐世渭任主任,孙玉芳为副主任,陆玉英为党支部书记,党政关系隶属于数学系。计算中心的一部分人员到昌平校区电子仪器厂参加计算机的研制,一部分人员在校内筹建机房。
- 1974年5月,6912机交付使用,机房设在北阁,9月面向全校和社会开放使用。 6912机是一台集成电路中型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钟15万次,内存容量为65K字(字长48位)。在国内计算机十分匮乏的情况下,该机除了保障我校师生使用计算机的需要外,还接待校外几百个单位来上机算题。机器全天24 小时运行,除每周星期一上午为维护机器时间外,其它时间均对外开放,上机时间安排很满。计算中心成为北京大学重要的教学科研基地和北大的骄傲,也成为外宾参观北大的必到之处。
- 截至1979年上半年,6912机一直运行良好,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共提供有效使用机时29940小时,机时收入已达到机器的制造成本;据不完全统计,仅1975和1976两年在6912机上机的就有近千个计算课题取得了丰硕成果。我校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奖66个科研项目,其中有一半是在该机上进行科学计算而取得的。
- 1979年4月,计算中心行政领导班子换届,张鹤琴任主任,童建昌任副主任,孙光斗为党支部书记。计算中心转由刚成立不久的计算机系代管,当时的办公地点在28楼,系主任为张世龙,总支书记为崔殿祥。
- 1980年2月,计算中心转由电子仪器厂代管,时任厂长为童宣海。
-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开始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6912机已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科研的需求。1982年9月,北京大学等十四所高校用首批世界银行贷款,购买美国HONEYWELL公司的DPS8系列中型计算机,学校委派张兴华同志筹建新的计算机机房。
- 1983年1月,北京大学对计算中心进行了整合,由原隶属于计算机系的计算中心和隶属于电子仪器厂计算机研究室的技术人员组成新的计算中心,任命马希文为主任,张兴华为副主任,吕风翥为党支部书记,党政关系挂靠在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时任研究所所长为林建祥,研究所副所长为王选,总支书记为龚理嘉。研究所包括748工程(汉字信息处理研究室)、计算中心和图书馆自动化几个单位。
- 1983年5月,北京大学派出8名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人员(黄达武、刘方焱、刘贺湘、郑金俊、任守奎、丁万东、吴凤宜、王一心)到美国进行为期半年的DPS8/52大型机分时系统的培训学习。DPS8/52大型机分时系统是当时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从美国HONEYWELL(霍尼韦尔)公司购置的。此次培训代表团由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14所重点大学共119名团员、3名团长组成,培训内容涉及主机、外部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通信等众多方面。
- 1984年夏,计算中心由北阁搬到新改建好的计算中心(红二楼)所在地,房屋面积有1200多平米,其中主机房300平米,办公室350平米,终端室300平米,电源空调系统150平米。后来计算中心又将红二楼的三层大屋顶改造成了微机房,微机房的面积又增加300平米。 6912机停止使用。
- 1984年7月,DPS8/52计算机到货并进行安装,经两个月试运行,10月正式向全校开放,于1985年6月验收。DPS8/52是HONEYWELL公司生产的20世纪70年代的中型计算机产品,价值170多万美元。该系统是一个分时多用户系统,可同时容许72个终端用户上机操作,其运算速度为每秒处理指令120万条,提供多种计算语言和外部设备,适用于学生的教学实习和教员的科研计算。作为当时北京大学唯一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器,该计算机为教学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北京大学也成为当时全国拥有DPS8机的14所大学中,唯一能维护到“组件级”的高校。
- 1984年,北京大学用世界银行贷款购买GOULD公司的32/2750小型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AD),该机带有绘图仪数字化仪等外围设备,上半年到货安装调试,下半年提供上机服务,总价值40多万美元。